JS实现带透明效果的焦点图幻灯片切换效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全球土壤面临迅速退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全球土壤···

  • 全国土地日|筑牢良田“耕”基 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

    全国土地日|筑牢良田“耕”基 ···

  • 建设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

    建设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

  • 深刻理解和践行大食物观

    深刻理解和践行大食物观

  • “望天田”这样成为“高产田”:记者蹲点云南陆良县,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

    “望天田”这样成为“高产田”:···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张传忠出席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在培训班上做专题讲座
来源:本站 | 作者:sqtvhcj | 发布时间: 2022-08-26 10:22:58 | 15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会议.jpg

22日-25日,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培训班在郑州举行。会议由原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同立主持,原省旅游局局长、省现代农业研究院特邀顾问梁铁虎宣读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名单,原省财政厅巡视员、省农开办主任、省现代农业研究会会长井剑国做了重要讲话。我省18个地市县农业局领导150余人参加会议。

IMG_0755 拷贝.jpg

两铁虎.jpg

景建国.jpg

原农业厅副巡视员、省现代农业研究会副会长张立秀、原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省现代农业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令才、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黄幸福、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会主任黄喜良、省农业农村厅土肥站原副站长徐献军主席台就坐。

IMG_0831 拷贝.jpg

我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传忠研究员被推荐为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并做专题讲座。培训班上,张传忠做了高标准农田培训讲座。就我省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标准和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技术提升模式、建立一套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体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细致阐述。

他说,几十年以来,因大自然、人为、机械操作、耕作方式不当及不科学的施肥造成了南方酸化、北方碱化、华北及东北大部分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板结等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2%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公报[2020]1号发布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数据显示,三等地以下占耕地总面积的68.76%,平均等级4.76,耕层不足20cm的耕地占71.24%,其中相当部分耕层在12cm-15cm,成为粮食增产增收的主要障碍因子,进一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张传忠指出,习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装的主要是中国粮。2019年习近平视察河南省时强调,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1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对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由此可以看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战略决策,土壤改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保证粮食高产主要内容,是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

张传忠对我省耕地状况做了分析。他说,根据河南省气候分区、地形、土壤类型、地力要素构成、主导障碍因素及土壤改良方向,我省有5个耕地类型区。按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统计,2019年我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产为4.41,比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4.76高出0.35个等级。我省耕地质量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质量仍然不高,中低等地占仍然较大。在我省三分之二中低产田中,耕地质量退化、耕地地力不平衡、局部土壤污染问题突出,瘠、薄、瘦、、粘、盐碱化等障碍因素普遍存在。据2022年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统计数据,我省耕地土壤耕层小于20cm的占84%,大部分在15-20cm。

IMG_0124 拷贝.jpg

针对此类障碍性板结土壤,可通过机械深耕深松或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一“健康耕层构建技术”,其核心物化技术产品松土促根剂每亩施用2kg,与肥料混匀撒施于土壤,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加深耕层,使土壤耕层达到25cm以上,提高土壤的渗透率和储水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增加根系,提高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增加产能。

IMG_0011 拷贝.jpg

他说,在2019年至2022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或委托专家对焦作市武陟县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应用松土促根剂进行测产,结果显示:一次施用三年有效,2019年小麦秋播施用松土促根剂,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亩增产小麦幅度分别为17.2%.8.2%和8.6%;连续施用效果更佳,2019至2020年、2020年至2021年两处连续两年应用区,分别实现每亩小麦增产21.95%、22.0%;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应用区,小麦每亩增产23.1%。

同时,专家现场土壤硬度计测定,在同深度20厘米条件下,两处连续应用区耕层土壤硬度分别较对照减少254牛/cm2、267牛/cm2。同等用力情况下耕层均加深了7.0厘米。连续应用三年耕层硬度减少329N/cm2,剖面耕层加深14厘米。

IMG_0097 拷贝.jpg

IMG_0073 拷贝.jpg

该技术成果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列入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2021年更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耕地质量提升类”农业主推技术--“健康耕层构建技术”向全国推广应用,被农业农村部专家称为是“一种非机械的松土新方法”。

张传忠介绍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已建立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体系。那就是由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施用技术培训、现场示范应用,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配合当地专家在前中后期效果调查,在成熟期,当地组织专家测评应用效果形成测评报告,最后归档的流程模式,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技术应用资料。

张传忠研究员的专题讲座深入浅出,详细具体,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政策,又有方法,给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实用的、科学的新方法和新措施,赢得参会人员的阵阵热烈掌声。

黄幸福.jpg

徐献军.jpg

孔令才.jpg

黄锡良.jpg

张丽秀.jpg

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是搭建高效联动的交流平台,专委会将会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调研咨询和联合攻关,建立日常沟通、定期会商、难题破解、成果反馈机制,针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调研和论证,通过参与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科技攻关、新材料运用、规范技术标准、评估论证、专业咨询和培训,提出对策建议和方案,推进科学决策。专委会将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科技交流平台优势,凝聚产学研各界力量,共同促进河南省高标准农田高质高效发展,为谱写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篇章献计出力,增光添彩。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商丘市金桥路南段198号路东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7-0168   

15138559100

151-3855-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