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实现带透明效果的焦点图幻灯片切换效果
  • 端牢中国饭碗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端牢中国饭碗 稳步提升粮食产···

  • 推进农田地力提升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第四届全国土壤调理与修护高层研讨和论坛会议在河北衡水召开

    推进农田地力提升 扛稳粮食安全···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土壤全面体检·筑牢粮食根基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如何多种粮? 集中育秧打下四川水稻高产基础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端牢中国饭碗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全球范围内大米产量正在下降。研究机构惠誉解决方案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米市场在2023年将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情况,供应不足和需求增···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综合施策治理耕地盐碱化
来源:本站 | 作者:sqtvhcj | 发布时间: 2023-05-25 10:35:19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来源: 人民日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治耕地土壤盐碱化综合措施不断优化,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同步谋划推进盐碱地普查。按照盐碱荒(草)地面积超10万亩且集中连片的标准,在滨海、东北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内陆等重点区域的14个省份划定了198个县作为盐碱地普查调查范围,共布设盐碱地样点11.2万个,重点调查盐碱地类型、分布、程度、成因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等,开展了重点区域盐碱荒(草)地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初步形成了以县为单位的盐碱地分类分级图。

  综合施策,探索不同盐碱类型区域的综合治理模式。2020—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西北灌溉区、滨海地区和松嫩平原西部等盐碱地集中分布区,指导8个省份开展了盐碱化耕地治理试点项目,3年累计实施面积240万亩次。各地通过统筹秸秆综合利用、深松整地等项目,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不断探索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经过3年试点,54个盐碱耕地治理试点县均探索形成了1—3套适合本区域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累计建成了200多个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示范区,惠及约17万农户和1600个新型经营主体;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11—0.51个等级,土壤含盐量平均降低约2‰,每公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5克以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耐盐碱品种选育推广上取得了积极进展。水稻方面,农业农村部设立了国家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2020—2022年国家审定耐盐碱品种11个,可在轻中度耐盐碱地淡水灌溉种植。小麦方面,2019年开始设立国家耐盐碱小麦品种试验,2022年国家首次审定4个耐盐碱小麦品种。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预防耕地土壤盐碱化创造了基础条件。201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排能力。今年我国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盐碱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以工程措施为基础,持续辅以农艺、化学、生物等各种措施,实现防治结合,方能长久有效。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商丘市金桥路南段198号路东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7-0168   

15138559100

151-3855-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