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实现带透明效果的焦点图幻灯片切换效果
  • “望天田”这样成为“高产田”:记者蹲点云南陆良县,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

    “望天田”这样成为“高产田”:···

  • 丰收时节 唱响和美之歌——写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丰收时节 唱响和美之歌——写在···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牢牢把握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战略定位 全面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牢牢把握当好···

  • 黑龙江:有望“二十连丰”

    黑龙江:有望“二十连丰”

  • 重庆: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 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 ···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不忘初心跟党走 扎根农业写春秋
来源:本站 | 作者:超级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14 15:13:45 | 575 次浏览 | 分享到:

  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土壤调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Agri-star松土促根剂发明人张传忠研究员

1 (1).png

张传忠研究员

  从春天到冬天,无论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刺骨寒冬,亦或风雨冰雪,都无法停止他奔跑的脚步。他的梦想和脚下的路一起延伸,从贫困乡村到大江南北,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他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奔跑超越自我,把为梦想奋斗的足迹印在了时光之轮,从引领行业发展到解决耕层浅薄、土壤板结等障碍性土壤世界难题,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了突出贡献。近40年的时间,他跑出了一首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歌,绘就了一幅优雅完美、气势磅礴的天然画卷。

1 (2).png

张传忠研究员(左一)夜间调查

1 (3).png

张传忠研究员(前)在北大荒实地考察

1 (4).png

张传忠研究员(左二)在海南热带土壤火龙果基地考察

  带着好奇,2022年元旦放假期间,笔者在位于商丘市金桥路198号的河南省土壤调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国内土壤修护知名专家、Agri-star松土促根剂国家专利发明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研究员张传忠同志,他操着一口标准河南豫东方言,朴素,随和,甚至有些腼腆,但谈到学术专业问题和他的发明专利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了然于胸。

  矢志不渝 练就超前本领

  张传忠出生在豫东一个偏僻的农村家庭,兄弟姊妹多,排行老大,家庭十分贫困,艰苦的生活和磨难锻造了他执拗的性格,立志要成为一名要让父老乡亲吃饱穿暖的人。为了改变家乡落后耕作方式和农作物的低产局面,他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与泥土打交道的又苦又累的土肥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商丘县(现为睢阳区)农业局土肥站担任土壤分析调查员,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当时县农业局所辖的27个乡镇,掌握了本地土壤及农作物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转型夯实了基础。

1 (5).png

张传忠研究员做实验

1 (6).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河南调查小麦应用效果

  那是一个秋天,他提出了著名的“萝卜白菜理论”,我国第一袋配方肥料在他的手中问世,引领了全国传统施肥向配方施肥的转变。

  那一年是1999年,距今已23年。

  那是一个春天,我国第一袋控释肥料下线,他成为我国第一个把控释技术运用到配方肥料当中的人,解决了在外农民工施肥不便的难题,他被农民亲切称为“张专家”。

  那一年是2004年,距今已18年。

  那是一个夏天,又一项科研成果在他的手中诞生,一举解决了我国当前普遍使用旋耕耙犁地浅和土壤板结的技术难题,拉开了治理土壤污染、板结、退化的序幕。

  那一年是2007年,距国家出台“土十条”整整早了10年。

1 (7).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湖南考察

1 (8).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山东烟台考察

  该科研创新成果201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个人也获得河南省发明专利奖;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作为“耕地质量提升类”农业主推技术--“健康耕层技术”向全国推广应用;2020-2021年连续两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作为农业主推技术“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术”向全省推广,并将该技术列入“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前期指导手册”的“解决耕层浅薄技术”当中进行实施;2015年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国家级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显示:“国内外未见类似报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 (9).png

张传忠研究员(右一)在湖北考察

1 (10).png

张传忠研究员(左二)在云南考察

  他说:“这么好的科研技术如果不推广出去,不能为农民产生效益,为国家分忧,就违背了‘一切为了农业,一切为了农民’这个初心,就是愧对我的父老乡亲,愧对8亿农民,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由此,他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十四年间,他北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南到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再到湖南、湖北、山东等地,行程20余万公里,实地考察每一寸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期间共有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包专利2项。

  鉴于张传忠同志在土壤治理领域的突出贡献,2016年,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1年12月,被评聘为国家二级研究员,以褒扬这位不知疲倦的“农业苦行僧”。

  他和清晨为伴,与黄昏相约,他把风声当掌声,把路人当观众,把农业科技发展为己任,在枯燥中寻找乐趣,在答案中分享成功。

1 (11).png

张传忠研究员(右一)在吉林公主岭考察

1 (12).png

张传忠研究员(前一)在陕西汉中考察

  运筹帷幄 产防供圆满完成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武汉,快速蔓延全国,河南也不例外。在他的指挥下,工程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复工前的准备,成立两个突击队,一队抓疫情防控,一队抓生产、调运。全体人员实现封闭式管理,在生产期间,吃住均在厂内,与外界严格隔离,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积极战果。

  为确保疫情防控,对进入公司内的运输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消毒,并把每辆车辆信息和送达情况每天一次向省相关部门汇报,有力的保证了人、车、物的绝对安全和保障供应。

1 (13).png

工人在给运输车辆消毒

1 (14).png

生产工人测温有序进入

  在他的带领下,工程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了6天7夜,克服种种困难,硬是打赢了春季肥料供应战和新冠病毒阻击战,安全的把各地所需的农业物资保质保量的按时送到农民手中,确保了春耕肥料的供应。没有一位员工出现发烧咳嗽等疑似病例等异常现象,取得了“疫情防控保卫战和保春耕生产供应突击战”的双胜利。

  每每提起这两场战役,他总是饱含深情,感慨万千。他说:“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我们工程中心每一位都是舍小家、顾大家的“老黄牛”,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其实,舍小家、顾大家之家的典范就是张传忠自己。

  一位老领导曾这样评价他:“张传忠这个人生来就是为农业服务的,他对农业的执着超乎了常人想像,能停下来休息对于他来说是个大新闻。”

1 (15).png

张传忠研究员(右二)在河南考察

1 (16).png

张传忠研究员观察效果

  据工程中心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介绍,一年365天,他在家不超过100天,超过300天晚上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过度的熬夜造成血压飙升,长时间的伏案造成腰椎间盘严重狭窄,再进一步甚至会造成终身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最真实的他。他在背负着14亿中国人牢牢端稳饭碗的伟大目标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我奔跑,孜孜不倦,夜以继日...

  硕果累累 造就辉煌成就

  过去的2021年,他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耕地质量提升核心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对河南高标准农田小麦和北大荒黑土地水稻应用“健康耕层构建技术”高标准农田进行机收实打测产和理论测产,增产幅度分别为17.2%和14.9%,耕层分别加深5.7cm和6.4cm,取得了显著的加深耕层和增产增收效果,在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更是被农业农村部作为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并下文向全国推广应用。

1 (17).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国家耕地质量培训班讲座

1 (18).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全国耕地质量培训班讲座

1 (19).png

张传忠研究员在国家耕地质量提升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研讨会议

  为了让新技术能迅速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他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讲学上。“国家耕地质量提升培训班”、“北大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研讨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学术研讨会”“海南乡村振兴博鳌论坛”、“耕地质量提升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研讨会”等国家和省市级会议都有他的身影,接到邀请,毫不吝啬,抽出时间给国内各地农业部门相关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把科研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分享,有力的推动了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

  同时,在张传忠的主持下,工程中心组织承办了三届“全国土壤调理与修复高层学术研讨与论坛”会议,创办了《土壤治理简报》,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 (20).png

全国第三届土壤调理与修护高层学术研讨会议

  鉴于该项技术展现出来的显著土壤改良和增产效果,笔者算了一下,我国有18亿亩耕地,如若全部应用耕地质量提升核心新技术产品,按照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专家组鉴定结论“亩增产率10%”,每年一季作物亩增产100斤计算,每年就会多增产粮食1800亿斤。按每人每年消耗粮食800斤,增产的粮食就会满足2.25亿人1年对粮食的需求,相当于满足1个北京市人口(2250万人)10年的口粮。

  不忘初心 再创美好未来

  面对成绩,他说:“习总书记在庆祝党的95周年会上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总书记的讲话震耳发聩,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由内而外,由表及里激励着我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我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为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努力奋斗!”

1 (21).png

张传忠研究员调查杨树应用情况

1 (22).png

张传忠研究员(右一)在海南火龙果基地考察

  多年来,张传忠一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一边撰写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26篇,其中国家级8篇,有3篇分别在国际和全国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交流;起草省级评审及备案标准两个;编著并出版具有很高学术价值著作4部,共118.3万字,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3部。

  他还多次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2014-2016)、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项目(2021--2023)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新型增效肥料与功能性土壤调理剂‘松土促根剂’研发及产业化”(2017-2019),实现了土壤调理剂产业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基于该项科研成果的疏松土壤、加深根层、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突出效果,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可。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自发进行有关松土促根剂基础性、应用性领域的研究。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开展有关松土促根剂作用机理、理论创新等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松土促根剂”增产效果、改善品质显著的论文30多篇,彰显了他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在我国土壤调理与修复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引领土壤调理与修复行业的发展。

  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大公报、中国农资、农资导报、中国新型肥料、新浪网、搜狐网等200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和转载,称赞张传忠为“土壤调理与修复行业的领跑者,扛起了全国土壤修复的大旗”。

  当历史的芳华迎春怒放,时间也会流光溢彩。张传忠同志从投入农业那一天起到现在已38年,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他扎根农业,埋头苦干,累了不言累,苦了不言苦,把14亿中国人端稳饭碗当做一生的事业不懈追求,创造了一个个闪光的亮点,留下一串串辉煌的足迹。

  “不忘初心跟党走,扎根农业写春秋”是张传忠从事农业38年的真实写照,笔者把这句话作为结束语来形容这位从乡村走出来的与泥土作伴、以四海为家,把枯燥当乐趣、视事业为生命的国内知名土壤修护专家再恰当不过。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商丘市金桥路南段198号路东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7-0168   

15138559100

151-3855-9100